液体硅橡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与创新发展
2025-07-02
液体硅橡胶(LSR)凭借其耐高温、耐化学腐蚀、高密封性及精密成型能力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成为核心材料,尤其在电池系统、电机电控、热管理等关键部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一、电池系统:安全与性能的双重保障
1、电池包密封与防护LSR
通过注射成型工艺为电池模组提供多层密封结构,满足 IP68 防护标准,防止水汽、灰尘侵入并耐受电解液腐蚀。例如,特斯拉 4680 电池包采用 LSR 密封圈实现高可靠性密封,同时在线发泡硅胶技术(如瓦克 ELASTOSIL® LR 38xx 系列)用于软包电芯的减震保护,吸收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冲击。
防火阻燃:陶瓷化硅橡胶涂层(如瓦克新型硅橡胶)在电池热失控时形成耐高温陶瓷层(可承受 1000℃以上高温),有效阻止火势蔓延,显著提升整车安全性。
2、热管理与导热
①导热填隙材料:瓦克 SEMICOSIL® 96xx TC 系列导热硅橡胶用于电池模块与散热系统的连接,可快速分散热量并在 - 45℃至 + 180℃保持性能稳定,同时兼容自动化涂覆工艺。
②轻量化设计:通过添加玻璃微珠等填料,LSR 在保持高导热率(如 0.88W/m・K)的同时降低密度,优化电池包能量密度。
3、电气绝缘与安全
LSR 的高介电强度(>25kV/mm)和低介电损耗特性,可隔离电池母线与金属壳体,防止短路和电涌风险,同时满足高压线束(800V 系统)的绝缘需求。
二、电机与电控系统:精密防护与高效运行
1、电机密封与绝缘
①端部密封与绕组固定:LSR 用于电机端部及出线口密封,防止润滑油侵入;同时作为绕组灌封材料,其低应力固化特性可保护精密电磁线免受振动损伤,提升电机可靠性。
②耐温性:加成型 LSR 可在 - 60℃至 200℃长期工作,适应电机高速运转产生的高温环境。
2、电控模块防护
电池管理系统(BMS)和电机控制器中的芯片及电路板通过 LSR 灌封,实现防潮、防尘及抗冲击保护。例如,瓦克 ELASTOSIL® RT 76xx TC 系列可完全浸没电子元件,在复杂工况下维持稳定性能。
三、热管理系统:精准控温与长效密封
1、冷却管道密封
LSR 制成的 O 型圈和密封垫用于连接电池冷却管道,其耐乙二醇冷却液腐蚀和高弹性特性,确保在 - 40℃至 150℃温度波动下无泄漏。
2、导热界面材料
高导热 LSR(如 SEMICOSIL® Paste 40 TC)填充发热元件与散热片间的空隙,替代传统硅脂,实现更高效的热传导(导热率 > 1.5W/m・K),同时避免材料干化失效。
四、充电系统:安全连接与耐用性
1、充电桩接口密封
LSR 用于充电枪头和车载充电口的密封,其耐插拔磨损(>10000 次)和抗电弧特性(耐电压 > 10kV)保障充电安全,例如 Molex ML-XT 系列连接器采用 LSR 一体化成型,达到 IP68 防护等级。
2、高压线束防护
渗油性 LSR(如瓦克 ELASTOSIL® LR 38xx)在线束密封圈表面形成润滑层,便于自动化组装,同时在 - 55℃至 + 210℃范围内保持低压缩永久变形,防止高压线束接口松动。

五、燃料电池与氢能系统:抗腐蚀与密封革新
1、燃料电池堆密封
LSR 的耐氢气渗透(渗透率 <0.1cm³/(m・h・bar))和化学稳定性,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(PEMFC)的双极板密封,替代传统橡胶以延长使用寿命。
2、储氢设备密封
70MPa 高压储氢瓶的阀门密封件采用全氟醚改性 LSR,可在 - 40℃至 + 150℃下耐受氢气脆化,满足 ISO 15869 标准要求。
六、智能化与轻量化创新方向
1、智能密封件
嵌入柔性传感器的 LSR 密封件可实时监测电池包内压力、温度变化,结合 AI 算法预警热失控风险,例如某车企开发的自感知密封件已实现 ±1% 的压力检测精度。
2、多材料共注塑技术
LSR 与工程塑料(如 PA66)共注塑制造集成化部件,例如比亚迪某车型的电池包端板采用 LSR - 金属复合结构,减重 20% 同时提升抗冲击性能。
3、生物基与可回收材料
陶氏化学等企业研发的生物基 LSR(含 30% 可再生原料)已应用于内饰件,而可拆卸密封设计(如特斯拉电池包)助力电池回收,降低环境负担。
七、典型案例与技术参数
应用场景 | 材料特性 | 代表产品 / 技术 | 性能指标 |
电池包密封 | 耐电解液、IP68 防护 | 瓦克 ELASTOSIL® LR 3025 | 压缩永久变形 < 5%(150℃×22h) |
电机绕组灌封 | 低应力、高绝缘 | 信越 KE-1310 | 介电强度 > 30kV/mm,硬度 30A |
导热界面材料 | 高导热、可流动 | 瓦克 SEMICOSIL® 96xx TC | 导热率 1.8W/m・K,粘度 < 5000cps |
燃料电池密封 | 耐氢气渗透、耐化学腐蚀 | 3M™ 5523TC | 氢气渗透率 <0.05cm³/(m・h・bar) |
液体硅橡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已从基础密封拓展至智能化、轻量化领域,其性能提升与工艺创新(如 3D 打印、自修复材料)正推动行业向更高安全性、更长寿命方向发展。未来,随着固态电池、800V 高压平台等技术普及,LSR 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(如 - 100℃超低温弹性)和快速固化工艺(如 UV 固化 LSR)将成为研发重点。
上一条:

关注公众号